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推动生态的振兴是焕发乡村新活力的重要支撑点。
一、乡村振兴需要产业生态化
乡村振兴需要解决资金的长期供给和就业的长期保障问题。没有产业的发展,即使花大力气硬化道路、整治村容、安装路灯,振兴也是表面的,凋敝还是不可避免的。
产业要发展,是共识;怎么发展是难点。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口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乡村要绿色振兴,还要特色振兴,就必须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本底和传统优势,对第一、二、三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以转型升级。
在第一产业方面,要立足于乡村资源和基础,发展特色和优势农业,防止村落间或者乡镇间同质化的低端竞争。举个例子,小龙虾在很多人眼里是在臭水沟养殖的,但是有些地方却让这项产业生态化,培育出了环境友好型的洁净小龙虾产业。湖北监利县地处江汉平原,受长江和洪湖滋养,环境优美,水质清洁。在市场的指引下,监利县利用洁净的活水养殖小龙虾和淡水螃蟹。在一个个养殖池,水波荡漾,绿草茵茵,鹭鸟盘旋,呈现出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美景。因为养殖生态化,质量好,这里养殖的小龙虾和淡水螃蟹受到市场欢迎,在区域农产品竞争的格局中形成了特色和优势,全国闻名。生态养殖产业还带动了收购、加工、餐饮、饲料生产和经营、养殖技术服务等行业的发展。监利县生态养殖效益的提高,除了得益于养殖方式生态化,还得益于地方政府关闭了污染环境的乡镇企业。
在第二产业方面,要立足于城镇工业园区,依托乡村资源发展特色的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工业。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要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主产区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值得注意的是,转型升级是结合优势和特色的提升,而不是盲目转型。忽视基础的盲目转型,可能毁掉一个地方的经济。
在第三产业方面,可依托城市的休闲养生需求,加强快速化交通网络建设,实施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在严格保护中把绿水青山转化为老百姓能够得到实惠的金山银山,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二、乡村振兴需要生态产业化
绿水青山的守护是需要代价的。除了生态红线区域,如果绿水青山变不成金山银山,转化不成财富,老百姓受不了益,就不了业,致不了富,时间长了还会毁林毁草填湖。如果企业在环境保护大潮中受不了益,照旧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浪费资源。如果地方财政受不了益,就不会真心支持环境保护工作,难免产生“中央真督察、地方假治污”的现象。
关于保护与发展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因此,必须因地制宜,让广大乡村的绿色资源变成城乡都能接受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一些地方依托城市,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乡贤带动群众,在美丽乡村打造民宿经济、旅游经济、特色农业和特色工业,环境与发展已经进入良性循环。例如安吉,把繁殖能力极强的竹子变成种类丰富、附加值较高的竹产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很好。
在产业生态化的结构方面,民宿经济、旅游经济可以有力促进农民的就业,提高农民的收入,在特色旅游发达的地区,还可以产生一些门票收入,增加财政收入。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来说,民宿经济、旅游经济对地方,特别是对财政的贡献是非常有限的。
事实上,并非所有农村都适合发展民宿经济、旅游经济。对于不具特色旅游资源的乡村,贷款或者引进资本大力发展旅游,要格外慎重。一些地方在城市的辐射圈内,利用山水林田湖的综合美感和美丽村庄的人文资源,发展民宿经济和农家乐经济,获得了成功。但也有不少失败的案例,其中缘由,一是依托的城镇购买力总体不足,二是乡村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缺乏特色,也就是缺乏深度旅游的吸引力。各地要大力发展,既要富群众,还得富财政,主要还得依靠绿色工业和绿色农业的强大支撑。
对于不适宜发展民宿经济、旅游经济的地区,可以结合本地气候和自然条件,发展生态农业。例如江苏盱眙县,2015年以来利用稻田大力推广稻虾综合种养技术,小龙虾质量和产量得到保障,水稻品质和价格也大幅提升,走出了一条“一水两用、一田双收、一举多得、粮渔共赢”的发展模式。
三、乡村振兴中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保障措施
(一)积极开展有经济效益的生态修复
破败不堪的自然环境是难以产生经济效益的。只有修复绿水青山,绿水青山才有基础发挥生态溢出和资源再生功能,保护健康,吸引投资,转化财富,最终变成金山银山。
2017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生态修复予以重点阐述,要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会议还明确,启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引导国企、民企、外企、集体、个人、社会组织等各方面资金投入,培育一批专门从事生态保护修复的专业化企业。
生态修复的最大难处在于资金来源及其投资回报问题。一些地方前两年大把向乡村撒钱,搞生态修复,搞环境整治,搞美化亮化,没有注重乡村内涵的培育和乡村自我造血能力的提升,加上后续资金难以跟上,出现一些烂尾工程。不论方向是什么,良性循环很重要。没有经济效益的生态修复项目,是难以让地方的财政运转可持续性的。因此,必须对生态修复的方向进行科学的论证,特别是开展投入产出分析。一些地方把生态修复后的城市周边地块建成湿地公园,或者休闲养生场所,在土地价格升值后,再适度开发商业设施和住宅楼盘,就可以收回投资,实现良性循环。要激发社会资本的投资活力,加强PPP、社会参与等立法工作,让社会资本和民间力量放心地进入乡村绿水青山的恢复和维护工作。
(二)大力培养和引进乡村振兴的带头人
没有管理人才、营销人才和科技人才的支持,美丽乡村的建设和乡村振兴就难以持久。要立足本土,扶持培养一批农村基层干部,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发挥他们在乡村产业链中的带头作用。只有这样,示范引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乡贤出智、村民自治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才能形成。
在浙江农村,很多村两委干部人选来源于地方致富的能人。他们积极参选,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把集体事业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有机结合,实现共同发展。由于自身比较富裕,加上社会监督机制比较健全,他们不愿意占集体的便宜而丢掉个人的信誉和家族的荣誉。而在广大的中西部农村,一些党员干部自身都没有致富,视野不开阔,管理手段落后,让他们带领乡村全体致富,往往难以实现。一些人之所以热衷于担任村两委干部,有的是为了保护家族利益,有的是为了追求职务补贴,有的是为了揩集体的油。在调研中发现,尽管有“八项规定”的制约,农村两委干部公款吃喝的现象还是存在。有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因为腐败被追责,有的地方甚至全体倒下。因此,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应当向浙江等发达地区学习,在政治觉悟高的致富乡贤中发展党员,支持他们担任或者参选村两委干部,使其在高度市场化的社会,成为乡村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领头人。只有这样,乡村的绿色振兴才有希望。
(三)着力推进有特色、有优势的绿色产业
绿水青山要变成金山银山,需要有绿色产业的比较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各乡村、各乡镇、各县域要形成一县一优势,一乡一品牌,一村一特色,在经济错位发展的地方竞争格局里立足自己的基础,在竞争中找准自己的位置,通过营销手段的信息化和产品、服务的标准化,扩大实体产业和产业服务的影响力,做强自己的比较优势,最终夯实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质量的综合竞争力。
产业的发展定位和发展规划一旦形成,就要久久为功,保持一定的历史耐心。同时,也要结合市场进行必要的调整。例如前边列举的例子,湖北省监利县养殖生态小龙虾,虽然整体上很成功,但也遇到一些问题,由于养殖池挖掘成本高,人力成本和饲料成本居高不下,一些小散养殖户经济效益不好甚至严重亏损。对于这类情况,可以适当地调整规划,如鼓励发展各方参股的规模化养殖场。
还有一个问题亟须重视。由于目前市场的信用体系不健全,一些冒充的生态农产品把市场搅乱了,导致真正的生态产品在鱼龙混杂的市场中难以获得认可,经济效益得不到保障,导致农民不敢轻易把人、地、钱投入到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中去。因此,迫切需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例如,生态产品原产地保护认证机制,以及惩罚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以保护生态品牌及其经济效益,鼓励生态农业。
(四)稳妥开展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
在土壤肥沃的江汉平原农村调研发现,相当多的农民已经弃地,还有的计划弃地。主要原因是,小农经济模式下,农资成本、人力成本、机器成本过高,种田全面亏损。
我们算了一笔账,中稻每亩平均可收获1000斤,以前水稻每斤1.3元,而2018年降至每斤0.9元,每亩地每年仅收获900元。即使不算人力投入,每亩地的成本也有七八百元,包括种子成本100元,机器平整耕地费用100元,机器收割费用100元,农药等农资成本花费400元等。总的算下来,在人口密集的江汉平原农业主产区,种田基本没有收益,有的收益甚至为负。而农民在外打工,每天可以获得100~300元的收益,相当于一亩地一年的收入。因此,大量农民选择到外面打工,而不愿意在家乡务农。
今年5月,湖北省监利县朱河镇一户准备到外面打工的农民对外发布消息,以每亩地100元的价格转让土地经营权,并免费赠送自己的秧苗。这个事情在当地引起较大反响。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农田对于很多农民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吸引力。
近年来,也有一些种田能手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其他农户农田的经营权,通过规模化经营,降低各项成本,提高综合效益。然而这种情况还是少数,大量农田还是被撂荒,这也不利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目前,一些农村已经合村并点,土地平整和规模化已经具备初步基础。为了促进乡村农业产业的生态化和美丽生态的产业化,建议在一些农村,如江汉平原,深度试点农地的“三权分置”改革,适度整合农业发展所需的土地要素,鼓励农民自愿流转土地经营权,将土地平整为连片田地,发展规模型农业,在规模化经营中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投资人或者种田大户,可以通过大规模购买土地经营权的方式批量种植经营“农场”,其他农民则通过持有股份、在农场打工或者外出打工,来获得收益。
四、生态振兴刻不容缓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一部分乡村地区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这与部分农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一些乡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单一有很大关系,也与绿色发展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广大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整治还面临着艰巨而又繁重的任务。正是因为这些现象的长期存在,严重地制约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绊脚石。因此,实施生态振兴战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事关广大农民福祉,刻不容缓。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生态保护意识。意识是行动的指南,只有让农民真正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才能让农民真心行动起来保护共同赖以生存的家园。要想提高意识,强有力的宣传必不可少,不但要充分利用好广播、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单等方式,还要多措并举,实现全民参与,因为只有亲身参与的农民,才会体会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例如美丽庭院评选,干净了自己提高了认识;组织村民环保义演,警示了自己教育了他人;义务植树、志愿清扫街道广场等等,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让生态保护思想深入人心。
二是倡导绿色发展,追求可持续发展之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过度消耗,土地、水源、大气严重污染,带来的后果也显而易见,自然灾害频发,北方的雾霾,南方的洪灾等等。因此,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离不开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严格控制农村生产中的化肥及农药使用量,严禁秸秆及垃圾焚烧。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资源,以当地的一条河为例,随着生活污水及工业污水的肆意排放,加上淡水鱼过度养殖,河水水质急剧下降,很远都能闻到恶臭,更谈不上饮用。随着清网行动的开展及污水处理系统的运用,现在的水质又恢复到了原来的优质水的标准,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明显,更多的投资商来此洽谈乡村旅游项目,正真的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实惠,由此可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三是加强农村环境问题综合整治,建立农村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加强农村环境问题综合整治,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地区基本生活设施。就拿农村厕所来说,在以前“又脏又臭,苍蝇乱飞”就是我们这一带农村厕所的标志,几根玉米杆一围,或几块碎石片一堆便成了厕所,这样的厕所不仅是气味难闻,更重要的是卫生隐患大,极易引发传染病,严重影响着农村的生态环境和群众的身体健康。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来个“厕所革命”,通过集中改造,上级补贴,技术人员入户指导等方式,实现了旱厕的改造升级,各户都修建了标准水冲厕所,并将粪便集中处理;有条件的村还建起了公厕,专人负责清理;对于那些养殖大户,动物粪便进入沼气池,经过无公害处理,成为了肥料,既保护了环境又为村民供气供暖节约了成本。“厕所革命”看似小事,却能让农民得到实惠,能让农村环境明显得到改善。同时,推动乡村生态振兴也离不开长效机制建设。完善村规民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有制度、有队伍的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
总之,乡村振兴的号角已吹响,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矢志不渝、砥砺前行,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