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5 15:28:46 来源 : 作者 : 王淑臣
近年来,清江浦区法院始终把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重要任务,积极探索践行“家校社共育”模式,帮助家长树立依法带娃理念,拓展面向青少年群体的法治宣传方式,为营造文明、和谐、平安的成长环境贡献司法力量。院集体通过“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复核,少年及家事庭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
“孩子的事,就是天大的事!”
“婚姻需要经营,感情可以修复,子女的健康成长是父母的期待,也是社会的希望!请三思而后行。”从今年4月15日起,清江浦区法院少年及家事庭在审理涉及未成年子女的离婚案件时,全面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同步发出《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卡》和《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通过“一卡一书”,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和关爱未成年人精神贯彻落实到案件审理当中。
“孩子的事,就是天大的事!”该院少年及家事庭庭长张天每每说起案件背后的未成年人,总是心有牵挂。她介绍,在涉及未成人子女的离婚案件审理过程中,对未能妥善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夫妻,原则上判决不准予离婚。法官会耐心地通过口头、书面告知的方式对当事人进行提示,案件审理结束后,还会进一步加强案后回访,关注孩子的成长情况。
为了快速妥善处置涉未成年人案件,清江浦区法院安排“优+”诉服专员现场指导,设立专门窗口,对涉少案件优先审查、优先立案,主动加强诉讼指导,及时为诉讼能力不足的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对侵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犯罪行为严厉打击,在一起继母虐待继女刑事案件中发出全省首份“禁止令”,获评“江苏省未成年人保护十大事件”“江苏法院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典型案例”。在涉未成年人案件执行过程中,引入家庭教育指导和心理疏导机制,邀请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介入,对夫妻双方、子女、祖父母进行指导和疏导,修复亲情关系。
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学生学法兴趣浓
去年6月,清江浦区法院启动“法治副校长”工作。“我们经常接到学校的电话,一起商量进校园讲法治课活动、邀请学生来法院参观等,还会根据老师反馈的需求,修改调整普法课件。” 26名法官接过辖区33所中小学颁发的“法治副校长”聘书后,感觉“和孩子们走得更近了”。
“马校长,开学典礼上马校长国旗下的讲话,孩子们听了后很受益!” “我们下月班会课还想请您来说说法律知识。”法官助理马慧敏担任淮安市清河实验小学的法治副校长后,成了学校里的常客。她对照日历上的重要节日,给自己排出了全年的“普法课表”。
一年过去了,“法治副校长”们做了哪些事?为了检验“校长们”的履职成果,该院结合5月份“法治宣传月”安排,集中开展“法治副校长”履职月活动。
“预防校园欺凌,争做文明学生”“用法律守护少年的你”“法官教你预防被侵害的‘六条法宝’”……法官们走进课堂开设主题讲座、编排普法情景剧,从关爱学生健康成长角度,根据心理年龄和认知水平,结合典型案例,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帮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法律知识。还利用院内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设置法治实践课,邀请学生来院研学,提高学法兴趣。
“法治副校长大有可为,不仅能够成为青少年成长路上法治知识的启蒙者、传播者,还能协助学校为孩子们开展心理疏导。遇到一些小纷争,我们也可以适时支招,避免矛盾激化。”该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吴然介绍。
驿站法官进村居,留守儿童有了新朋友
“妈妈,我新认识一个法官姐姐,她还送我礼物啦!”今年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清江浦区法院联合区妇联、团区委、区青年书画院,共聚新时代文明实践合力,前往黄码镇杨庙村开展“四季伴成长•我有一支神奇画笔”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小学生坤坤收到了区法院家事法官吴祥华签名留言的法律漫画书,激动地和在苏南务工的父母分享喜悦之情。
杨庙村离城区较远,村里不少年轻父母外出务工,孩子跟着祖辈在家生活。当天上午,不少老人接到村干部的活动通知后,带着孩子来“凑凑热闹”,不曾想大人孩子都现场听了一堂实实在在的法治课。“法官讲的真不错!我们做爷爷奶奶的也得常听法治课,希望咱孩子以后能成为像吴法官这样有知识的人。”张奶奶说道。
“现在交通、通讯都很方便,生活条件总体上比过去也好很多。留在村里的孩子基本上不愁吃穿,但是在教育引导方面,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力量关注他们。”区妇联干部副主席孙雅清说,法院主动延伸司法服务,会同妇联、团委等部门下沉村居,能够及时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心理状况,帮助他们得到妥善监护照料,弥补一些亲情关爱和家庭温暖。
吴祥华向杨庙村工作人员介绍,区法院在全区16个镇街、115个村居设立了融合法庭和驿站法官,实行一村一名驿站法官,定向服务挂钩村居。关心帮助留守儿童、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法律问题、进村开展普法宣传,成为驿站法官的“分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