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研究     服务热线:010-53688273  13241562886

渭滨区神农镇: 指尖生花,家门口“编”出新生活

时间:2025-07-04 16:21:53 浏览量 : 5623186 来源 : 作者 :

渭滨区神农镇:

指尖生花,家门口“编”出新生活


6月27日,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神农镇辅助性就业基地的操作间里,几个群众围着一张桌子,正缠绕着毛线,编织各式各样的花束,还有几个在专注地修剪、粘贴,将片片羽毛化作栩栩如生的“飞鸟”工艺品。而在一墙之隔的另一个操作间里,“宝妈”们指尖轻巧翻飞,细心整理着纤细的睫毛原料。这里没有机器的轰鸣,只有细微的劳作声响,每一双手都在编织着生活的温度,也编织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神农镇辅助性就业基地成立于今年1月,以“党建+助残+就业”融合模式为引领,通过精准对接辖区残疾人、失业人员及全职妈妈等群体需求,构建了一个集技能培训、岗位安置、心理关怀于一体的综合性就业服务平台。

“我们开设了眼睫毛制作、手工编织花、飞鸟工艺品等易学项目,辅以37天的免费岗前培训,大部分人就能够很快上手。”神农镇辅助性就业基地负责人姚杰说。到目前,该就业基地已培训学员200余人次,稳定吸纳75名就业困难群众和17名残疾人就业,灵活带动170余名兼职人员在家门口增收。

政府搭台,小车间就业平台。

神农镇不仅为就业基地提供政策扶持与资源对接,还创新服务模式,联合神农镇卫生院专业医疗团队,定期为残疾人员开展心理疏导与医疗支持。

“学手工编织很简单,培训的老师教得很细致,且在这里工作很放松,和周围的人相处特别融洽,每天心情都很好。”一位精神残疾人员说道。

姚杰的工作电脑“叮”的一声,又一个客户订单传了过来。据了解,神农镇辅助性就业基地采用订单生产模式,根据客户需求精准匹配产能。就业基地产品远销国内多个省份外,还成功出口南非、欧美市场,这些销售成果让就业困难群体实现了稳定增收。“宝妈”苗苗感慨道:“这个地方离家特别近,我把孩子送去幼儿园后就来这里制作眼睫毛了,接送孩子与打工两不误,现在我的生活也丰富了,还增加了一点收入!”

“下一步,神农镇将不断加大对辅助性就业基地的扶持力度,并创新打造‘神农百工坊’社区工厂,振兴传统工艺,激活社区就业,搭建兼具文化传承、民生帮扶与社区共建的示范平台。”神农镇党委书记王建辉说。

(渭滨轩)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网

审核:卢志平(陕西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