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研究     服务热线:010-63907207  4001893518

“美学”如何赋能乡村振兴?

时间:2021-05-17 10:19:19 来源 : 农民日报 作者 :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对美的感知、欣赏和需求是全人类共有的特性。中国要美,乡村必须美。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强调,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
  近年来,河南省修武县立足县域实际,以美为媒,短短几年就把一个人口小县、工业弱县带上乡村振兴之路,构建了“百姓美、经济美、生态美”的发展新格局。
  
  云台山镇岸上村民宿街区
  青石板铺设的巷子逶迤而去,依次排列而建却各具特色的民居,红墙黛瓦,门檐精美,花窗绚丽……
  春意融融中,云台山镇岸上村民宿街区里,古朴典雅和时尚靓丽相结合的美感扑面而来。
  过去,依托云台山景区,岸上村村民发展家庭宾馆,条件简陋、入住率不高。
  以“美学经济”为引领,修武县投入1000余万元的设计费用,聘请国内知名设计团队进入岸上村改造,对景观大道、夜游景观、街道立面3个方面,进行高标准规划提升,采用“政府设计+群众营建”的模式,引导村民利用自家宅基地改造建设。
  岸上村良栖山院民宿女主人郭红艳:经过改造提升的民宿,来住的游客不仅增加了,还多是回头客。通过设计师打造出的民宿,价位从原来不足百元跃升至几百元,游客满意度反而提高了。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与村民充分交流后,根据村民的生活习惯、喜好和美学要求进行设计,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昔日刻板的农家房屋摇身一变成为家家有特色、户户有故事的精美民宿。
  
  云台山镇岸上村“良栖山院”
  到云台山“观美景、品美食、住民宿”已成为新时尚,岸上村成了一个游客心心念念要来、流连忘返的地方,节假日入住率超85%。
  目前,全村已形成精品民宿、特色餐饮、土特产三大产业,年旅游服务综合收入达5000余万元,带动700余名村民实现了就业,全村年人均收入达2.5万元。
  
  七贤镇宰湾村“网红厕所”
  村头挺拔的大槐树,承载旧时光的老院落,傍晚时分缭绕的云雾和袅袅的炊烟,这些都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心头烙下的乡愁印记。
  地处太行山区的西村乡大南坡村正是一个被游子们怀念的村庄。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南坡村凭借当地的煤炭资源兴盛一时。随着煤经济的衰落,这里的辉煌便被封印在那些年久失修、衰败不堪的大队部、剧院及学校的轮廓里。到2016年,全村245户村民中贫困户占103户,年人均收入只有3000元。
  如何能让村庄再次成为人们愿意栖居的家园?
  在美学理念驱动下,修武县请来了左靖、陈奇等乡建专家,没有大拆大建,在对村里的老旧建筑进行外部清理和内部装修后,大南坡开始被唤醒:
  曾经的大舞台被改造成“方所书店”,村民业余时间有了阅读场所;
  早已荒废的老供销社修葺一新后,摇身变为著名文创品牌“碧山工销社”的连锁店,连同原本破败的老队部也被装饰为艺术展览馆,化废弃场所为艺术空间;
  一座名为“菜青虫”的酷炫游乐场上回荡着孩子们的笑声……
  很多常年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
  碧山工销社店员易玉兰:现在来村里玩的人多了,店里专门设置了农产品销售柜台,寄售村民自家产的花椒、核桃、山楂、蒲公英等农产品,经过好看又好玩地包装后,农产品变成了文创产品,很受年轻人的欢迎。
  美具有强大的力量,美的注入不仅让大南坡村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更让村民们焕发生机。年轻人的回流以及一批批游客的到访,让村民们变得积极起来,村里成立了环保队、少儿武术队,歇业40年的怀梆戏剧团恢复演出。
  
  西村乡大南坡村“菜青虫”游乐场
  美看似无用,实则大用,看似一时无用,实则有长远之用,这便是美持久而深沉的力量。
  在生态资源向经济效益转化上,寻求“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最佳结合点,是撬动美丽经济的杠杆。修武县的长远战略,便是努力实现美丽生态与美丽经济的共生和共赢。
  在郇封镇后雁门村,依托千亩冰菊产业园,设计师陈曦建设了美学建筑——冰菊工坊,将美学元素和地方农耕业态联系起来,一朵菊花最高卖到30元。
  五里源乡南庄村打造丑鸭工坊、水剧场表演项目,从多品类种植走向生态采摘、文化、美学体验“多频共振”的一体化发展模式。
  在西村乡金岭坡村,村内废弃的老学校、老乡政府以及245间村民废旧房屋被充分利用,建设成具有文化特色的餐馆、民宿、商店等,形成了艺术村、民宿村。
  
  俯瞰七贤镇宰湾村党建综合体
  千百年来,乡村生活、乡土情怀蕴含着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承载着最深沉的乡愁。“美”的融入,将人们记忆中的故园变成有活力的新农村,灵动地呈现在眼前。
  焦作市委常委、修武县委书记郭鹏:美是一种生产力,修武通过走可持续发展的美学复兴之路,改变干部群众的认知和观念,用“美学经济”来赋能乡村振兴和县域发展,通过政府的基础设施投入,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吸引社会资本的力量,让乡村振兴成为一个多赢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