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8 16:53:26 来源 : 作者 : 姚君
日前,宝鸡市渭滨区首个营商环境监测点在陕西姜谭经济技术开发区揭牌成立,渭滨区同时出台《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正负面清单(试行)》《营商环境监测点工作制度(试行)》。
“这是一项创新之举,渭滨区将持续把监测点和正负面清单工作做实,为全区营商环境优化积累经验。”渭滨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设置监测点 监督更有效
姜谭经开区是集装备制造、机床工具、传感器产业等六大专业园区于一体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高度聚集,是渭滨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也是展示营商环境的重要窗口。主题教育期间,渭滨区职转和营商办公室、区纪委立足姜谭经开区这一窗口,结合“四下基层”活动,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点课题,深入开展调研,针对部分企业反映的执法检查和座谈调研过频、“双随机、一公开”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建议,推动出台《渭滨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正负面清单(试行)》,研究制定《渭滨区营商环境监测点工作制度(试行)》,为构建多元共治、良性互动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提供制度保障。
姜谭经开区营商环境监测点向开发区内115家企业公布了监督举报电话,动态收集企业诉求,协调相关部门解决政策落实、行政审批、执法监管、政务服务等方面梗阻难题,定期走访企业,及时了解发现推诿扯皮、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突出问题,发挥监测点“探头”作用,助推营商环境全面优化,不断提升渭滨区营商环境软实力和竞争力。
“我们将以持续抓好营商环境监测点制度为抓手,在行业协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单位等领域逐步推行设置监测点,联合选聘廉情监督员,全面了解掌握营商环境实际情况、最新情况,以主动监督、靠前监督助企纾困、促企发展。”渭滨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注入“廉动力” 营造好环境
渭滨区纪委监委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政治监督、日常监督、专项监督的重要内容,着力破解影响全区营商环境的难点、堵点、痛点,以纪检监察“硬约束”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围绕“放管服”改革、减税降费、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助企纾困政策落实、干部作风、招投标、项目建设等方面强化监督检查,发现标准化厂房出租管理不规范、产业园引进企业后续管理跟进不及时等53个问题,建立实施台账、销号管理、跟踪问效。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社会反映普遍的突出问题,综合运用“组组”协同、“室组”联动、“室组地企”联合等监督模式开展监督检查,实现对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及时督办,对涉企的问题线索优先处置、及时查办。严肃查处了渭滨区环卫站原副主任孙某等干预插手工程项目、违反招投标规定破坏公平竞争秩序典型案件,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4份,通报曝光2件2人,以严肃执纪问责为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营商环境是最强的竞争力,集中体现区域发展的软实力,区纪委监委将进一步提升监督执纪力度,为全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出“组合拳” “渭”您服好务
营商环境监测点是渭滨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渭滨区牢固树立法治理念、服务理念、柔性执法理念、合作理念“四个理念”,聚焦企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创新构建的简政放权零折扣、办事效率零延误、项目建设零障碍、联企帮扶零距离、生产经营零干扰营商环境“五零”体系先后获省市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持续开展“政策找企业”“营商警务”“春雷行动”“三秦锐士”等系列专项行动,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更大的平台和空间。动态调整6类76项惠企政策礼包,所有区级领导和百名服务专员深入包联企业精准推送政策,畅通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渠道;设立重点项目流动警务站,辖区企业设立警务室15个,先后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70余万元;涉企案件执行到位案款1.48亿元,确保市场主体胜诉权益有效兑现。出台了《渭滨区工业企业白名单制度》,在“四新经济”领域率先探索柔性执法,累计实施轻微免罚、首违不罚80余件,减免罚款400余万元,让企业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加快发展。
全省首创“‘渭’您服务”政务品牌,率先建成省级政务服务标准化大厅,推行“项目信息网上申报、申请材料一窗受理、审批过程并行协同、审批结果关联共享”渭滨模式,建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政务服务“好差评”监督评价机制,推动项目审批、施工许可高效办结。近年来,渭滨政务服务大厅收到办事企业群众送来锦旗18面、感谢信81封,累计收到政务服务评价21.9万件,好评率99.99%。办事企业和群众对窗口工作满意度持续提高。
2023年,渭滨区成功创建为全省首批、全市唯一省级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连续四年在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考核中荣膺第一。站在新起点上,渭滨区将以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和建立正负面清单为契机,完善营商环境问题反馈、推动整改、跟踪落实、严肃执纪闭环工作机制,持续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全力打造西部一流营商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