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研究     服务热线:010-63907207  4001893518

让更多“纸上权益”变成“真金白银”

时间:2024-07-01 18:44:55 来源 : 作者 : 王淑臣 孔冬冬

  执行工作是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的“最后一公里”。近期,淮安市清江浦区法院聚力解决人民群众在执行领域的“急愁难盼”问题,持续加大执行工作力度,用足强制执行措施,及时为胜诉当事人兑现“真金白银”。

  化整为零,“小分队”释放大能量

  为提高执行质效,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清江浦区法院执行局化整为零,成立由法官、法官助理、法警、书记员组成的七支执行“小分队”。“小分队”利用周末、节假日、下班后时间开展执行行动,以小标的、涉民生案件为重点,立案30天内用足上门搜查、拘传、拘留、清场等强制执行措施,切实提升案件执行效率,持续形成高压态势,打出凌厉声势,以执行实效回应群众对执行工作的新期待。

  周六6时许,当人们还沉浸在睡梦中时,一支由2辆警车、7名干警组成的执行“小分队”已悄然从法院出发,对10起涉民生“小标的”案件进行强制执行。

  “你们警车不要进来了,我出去找你们。”当得知法院要进小区拘传自己时,被执行人祁某主动打来电话。“看来他还是要脸面的,怕街坊邻居看到。法院上门执行,就是一种震慑力!”现场见证执行的市政协委员唐卫东对“小分队”队长谢小初说道。

  “祁某驾车追尾前车,法院依法判决支付修理费17500元。前期经过网上财产调查,并未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今天我们利用周末时间上门调查。”谢小初向唐卫东介绍案情。“年轻人,因为万把块钱就被司法拘留,受失信惩戒,这得不偿失。”唐卫东和执行干警一起做祁某工作,最终祁某支付了执行款,案件得以执结。

  “今年以来,清江浦区法院已执结各类案件4015件,扣留车辆10辆,拘留被执行人66人,腾空房屋达4000平米,执行‘小分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该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杨海清介绍。

  虽难必执,“小杆子”攻坚“骨头案”

  “14台设备卖了170万,溢价40万元成交!”得知成功拍卖,杨海清局长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干警张天宇两次远赴广东深圳,克服异地执行的困难和被执行企业债权人、职工的阻挠,最终成功扣押设备。虽然困难重重,但这‘小杆子’做到了!”淮安人口中的“小杆子”,常常指年轻小伙子。进院3年多的张天宇突破重重阻碍,为辖区重点企业追回损失,及时兑现企业合法权益。

  这样的“小杆子”,执行局还有不少。

  看到被执行人姚老太在新家里收拾东西,执行干警孙小淮长吁了一口气,“姚老太74岁了,一直拒绝腾空房屋,现在看到她平稳搬进新家,我悬着的心也算放下了。”这是一起长达十年的执行积案,姚老太因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被法院强制执行。

  在积案清理行动中,杨海清点名由青年干警孙小淮负责推进此案。“要做好执行预案,安抚好老人的情绪,避免突发事件发生。”业务导师、执行局副局长刘卫花指导孙小淮房屋清场的注意事项。孙小淮翻阅卷宗了解案件的前因后果,又对姚老太子女释法说理,共同做老太工作,最终老太同意搬出房屋,案件得以执结。

  虽难必执,虽远必行。清江浦区法院高度重视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骨头案”“钉子案”,让一批敢担当、善作为的青年干警包案负责,采取强制清场、司法拍卖等措施兑现胜诉权益。“经验不足、实践不够,这是青年干警的短板。”杨海清说,院里出台青年干警培养导师制实施方案,安排分管领导、资深法官作“业务导师”,指导青年干警处理疑难复杂案件,为他们“搭台子、架梯子、铺路子”。

  凝聚合力,重拳打击拒执犯罪

  “我自愿认罪认罚,一定会想办法筹措资金,积极履行判决义务。”前不久,清江浦区法院判决被告人姚某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姚某当庭悔罪认罪。

  据了解,被告人姚某为逃避履行债务,隐匿、转移其售车款、房租等财产,致使判决无法执行。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姚某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依法惩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是保障法律实施、维护法律权威,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关键之举。该院牢固树立能动履职理念,始终坚持党委领导,加强与公安、检察院等相关部门的联动协作,建立打击拒执罪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责分工,统一立案标准,强化信息共享反馈,全面提高拒执犯罪办理的质量和效率。两年来,该院已向公安机关移送拒执犯罪线索9件,其中5人因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被判处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