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6 10:22:06 来源 : 作者 : 苍松
今年10月13日是第34个国际减灾日,上午,2023年淮安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在盱眙县举行。应急管理部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副司长沈伟志,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盛方龙,省地质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田开洋等领导出席演练活动。淮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林小明担任本次演练活动指挥长并宣布演练开始,盱眙县委书记孙志标,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崔步银等参加演练活动。
本次演练活动由江苏省应急管理厅、淮安市人民政府主办,淮安市应急管理局、盱眙县人民政府承办,淮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淮安市消防救援支队、淮安市地质灾害应急地质环境保护技术中心协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切实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应对机制,高效有序应对突发地质灾害,提升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水平,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沈伟志在点评中指出
本次演练是对淮安市、盱眙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实际检验,也是对各方力量协同协作机制的磨合完善。一方面,要认识到演练不是演戏,既要演,更重要的是要练,要注重平时的积累,深入开展对各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常态化培训和演练,进一步明晰各岗位的职责和重点环节,不断提高应急处置的技能和水平。另一方面,要重视部门的协同联动,确保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有序、有效、有力。
盛方龙强调
要切实提高对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形势的认识。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总书记相关讲话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将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作为全省自然灾害防范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统筹推进,赋予了新的使命和新的要求。
要不断健全地质灾害防救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在思想上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从根本上强化防救力量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联动;在行动上坚持有分有合,互相配合,更加聚焦灾害发生前的防范,更加聚焦灾害发生后的应对,从源头上降低灾害风险,提高应对效能。
要深入开展地质灾害应急体系的能力建设。既要立足当前,从实战需要出发,加快队伍转型、功能拓展、资源整合,也要谋划长远,把地质灾害应急体系的能力建设纳入到深化应急能力改革的大局中谋划推进,形成与强富美高新江苏相适应的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体系、队伍体系、装备体系。
林小明强调
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思想之弦要再紧绷。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地质灾害的极端危害性,牢固树立“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宁可备而无用、不可用时无备”的安全理念,不断强化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持之以恒夯实基础,补短板、建体系、强能力,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源头防控要再加强。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牢固树立“抢险不如防险,救灾不如防灾”的理念,织密“人防+技防”的安全网,坚持全时段监测预警,全覆盖排查整治,全环节备战演练,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顶得上、打得赢。要深入开展减灾防灾相关知识的宣传,全面提升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责任链条要再压实。要进一步压紧压实属地党委政府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防灾人员直接责任,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完善应急管理工作长效机制。要强化应急值班值守,坚持事故信息报告制度,刚性执行“三个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要求,确保发生险情响应要及时、应对要有方、处置要有效。
本次演练主场地位于盱城街道象山公园北侧。演练模拟,淮安市出现连续强降雨天气,三日累计降水量达到200毫米。盱眙县110指挥中心接游客报警,盱城街道象山公园北侧边坡刚刚发生了崩塌,山坡有2人被困,2人落水。
演练设置了气象预警、发现警情及上报、应急救援与医疗救护、应急调查、应急预案启动、现场指挥、人员排查与撤离、市级增援、人员安置与应急处置、各小组汇报处置结果等9个环节,内容丰富、综合性强,按照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进行了多个场景、多个科目的演练,涉及了气象、自然资源、公安、交通、卫健等多个行业部门,串联了地质灾害各个环节,全面展示了淮安市、盱眙县防范化解重大地质灾害的能力。
演练中各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反应迅速、衔接紧密,险情报告有条不紊、应急反应快速到位、人员撤离井然有序、救灾安置及时合理,达到了锤炼队伍、提升合力、积累经验的预期效果,取得了圆满成功,为江苏省、淮安市,特别是盱眙有效应对突发地质灾害奠定了扎实基础,积累了实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