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研究     服务热线:010-53688251  13241562886

坚持“五抓”硕果丰——宝鸡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2024年重点工作回眸

时间:2024-12-27 15:17:47 来源 : 作者 :

  今年以来,在市城管执法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宝鸡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坚持“五抓”,即抓培训促精准化、抓更新促科学化、抓检查促精细化、抓沟通促效率化、抓队伍促干净化,从而有力推动数字化城管持续向好,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城管指挥中心各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关键词一:抓业务培训,推进监督调度精准化

  以学习培训为抓手,着力提升人员业务素质,为精细化治理奠定业务基础。

  一是学习交流。先后组织7人次,参加全国市长学院举办的精细化管理、一网统管、城管执法业务、内控管理等课程学习,加强与标杆同行的业务交流,同时合理运用网络资源,通过“陕西干部网络学院”“行政执法学习培训平台”等渠道,拓宽视野,打开思路。二是辅导培训。针对市容环境、环卫管理、绿化管护等类案件存在的具体现实问题,邀请市级部门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近10人次,为全体人员进行授课讲解和具体案例分析,明确标准要点,提升监督精准度,精进各项工作业务。三是以会代训。定期组织管理骨干,采取现场教学、以案代训等方式,对立案、结案、核查等工作进行研讨,使管理工作更加贴近实际、更好经济社会发展。指导采取晨会、周会等形式,加强监督员现场拍照、口语表达、文字表述、现场核查等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引导监督工作由监督现象向监督问题转变,由面上监督向重点监督转变,由案件办理向分析研判转变,并就共性问题、苗头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监督工作由事后干预向事前事中介入转变。

      关键词二:抓标准更新,推进案件办理科学化

  在认真总结多年来数字化案件办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着手立案结案标准的更新完善,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精细化治理提供标尺和依据。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2020版新国标数字化立结案标准》,借鉴其他省、市先进管理标准,结合宝鸡市城市管理工作需要和新发问题需求,对正在使用的立结案标准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更新。一是坚持三步走。第一步,对清楚大账,主要对新标准和老标准进行梳理,确定初步范围。第二步,分清楚细节,对于需要明确的事、部件,按照可操作,能执行进行细化,根据大类逐项梳理,新国标规定笼统的,如果原立结案标准比较细,用老的,新国标已经细化的,用新的。如果都笼统,就梳理提出细化意见。第三步,总体调整平衡,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况,对于长期无案件,长期高发,群众反映突出,与城市管理工作关系不大的类别进一步细化、增加分类、修订、废除。二是确立更新原则。更新工作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便于操作实用三个原则。三是稳妥推进更新。在广泛调查研究和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标准更新。2020版新国标原有部件共计5大类,121小类。经过更新,保留118小类,删除3小类,结合宝鸡实际市情新增6小类,更新后共计5大类,124小类。2020版新国标原有事件共计6大类,83小类。经过更新,保留76小类,删除7小类,结合宝鸡实际市情新增24小类,更新后共计6大类,100小类。目前,新标准已经下发,从2025年元月起试行,将在试行中进一步总结完善,促进精细化治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关键词三:抓检查监督,推进市域治理精细化

  牢固确立全周期管理理念,坚持把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巡检与投诉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普查相结合,拓展检查监督领域,推进市域治理精细化。一是开展县域检查。修订《宝鸡市城市精细化管理综合考核办法》,采取“四不两直”形式,对8个县和凤翔区进行城市精细化管理综合检查,定期召开例会,将发现问题予以通报,并抄送至各县区主要领导,促进全域城市管理工作得到优化提升。二是开展全员监督试点。开发“宝管用”微信小程序,在局属单位开展“人人参与、随手拍案”市容监督工作试点,提高发现问题覆盖面。年内已上报案件上报案件953条,经座席员审核立案590条,结案557条,结案率94.41%。三是开展专项普查。配合市容环境专项整治及市上重大活动,组织开展专项普查,普查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广告、垃圾箱、绿植等维护保养不到位,损毁脱落遗失等问题,以及窨井盖的缺失、破损,行道树遮挡信号灯等,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年内普查46次,共普查案件8058件,立案6900件,结案5770件,结案率83.62%。四是整改发现问题。数字化城管系统共受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189863件,立案142066件,结案137393件,结案率96.71%;受理“12345”政务热线工单1685条,结案1680条,结案率99.7%;受理市长信箱工单19条,结案19条,结案率100%;受理“997交通旅游广播电台”共受理各类问题119件,结案117件,结案率为98.32%。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案件办理情况周报、月报制度,完成日报225期,周报48期,月报11期、《市容环境大整治专项通报》37期。

      关键词四:抓协调沟通,推进运行调度效率化

  围绕市上重大活动环境保障,突出难点问题破解,主动加强沟通协调,促进协同联动,形成步调一致、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一是坚持联系会议制度。持续发挥数字化城管相关单位定期联系会议制度,召开数字化城管系统相关单位座谈会,围绕交通事故视频快速处理信息共享,各县平台设立、作用发挥、日常管理、队伍建设,节假日数字化案件办理,绿化护栏设施损毁后快速恢复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互相交流。二是加强协同联动。餐饮油烟在线监测系统已完成立案派遣、流程测试工作;停车管理系统已接入,完成数据测试工作;工地扬尘监测系统已完成数据接入,正在数据归集测试。路灯监测系统和局属单位视频监控系统正在协调接入。加强与县区平台的沟通指导,实现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市县一体化运行。三是加强沟通协调。指导各县区城管部门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落实落细门前三包、街长制等常态化管控措施,着力破解公厕、集贸市场、停车位等基础设施短板问题。

       关键词五:抓队伍建设,推进干事创业干净化

  坚持把队伍建设作为管理工作永恒主题,突出班子建设、队伍管理、正风肃纪等措施,树立良好形象。一是加强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三重一大”事项会议研究决定。讲政治、讲团结、讲正气,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管好“关键少数”,凝心聚力、团结协作。二是加强组织建设。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抓紧抓实党纪学习教育。通过党支部书记讲党课、重温入党誓词、赴红色教育基地参观、设置党员先锋岗等形式,丰富主题党日活动,锤炼党性修养。对1名监督中队长、3名监督分队长和2名大厅分中心负责人进行调整配备。向局党组推荐任用1名科级干部,落实3名同志职级待遇。接收预备党员1名,转正预备党员1名。三是加强队伍管理。修订完善中队长和分中心负责人考核管理办法,严格日常考核,严格奖惩兑现,奖优罚劣,激励后进,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将监督员退出公益性岗位管理,补充招聘监督员,保证一个网格一名监督员,确保监督员学历、技能、年龄等方面满足工作要求。四是严格纪律作风。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实施意见(细则),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在财务管理、人员招录、物品采购、干部推荐、评优树模等方面,严格按制度和规定办事。